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科教研承担着学院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科教研平台、团队管理以及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等工作,科教研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院拥有音乐学重点培育学科、洛阳市濒危曲种普及基地、教育与音乐等多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研究方向特色鲜明,科教研实力雄厚,积极引导和推动了学院科教研工作的开展。学院拥有6位教授,5位博士,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扶植带动了一批青年教师的成长。其中赵学义老师为第八批河南省优秀专家,学校第二批首席教授,出版专著、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在研省部级项目3项,获得省级学术奖励7项。李文霞教授为学前教育专业带头人、河南省优秀管理人才,近年来出版专著、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软科学项目5项、河南省教师教育研究重点课题2项,在研重点课题1项。杨冬梅教授为音乐表演专业带头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百位名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洛阳市第八批、第九批优秀专家,近年来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8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出版高校教材2部,创作歌曲15首,厅级以上的奖励30余项,先后受邀到美国、日本、韩国、荷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艺术交流,扩大了学院的社会影响。李焕有教授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洛阳市河洛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洛阳文学院导师,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河洛大讲堂讲师”,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擅长文艺评论,兼写散文、随笔。在《洛阳晚报》开设文学专栏。近年来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省级课题8项,出版专(合)著专业书籍6部。李会转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与文化、高等教育,近年来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篇,主持完成教育部等市厅级以上项目近20项,获市厅级一等奖5项,获河南省第九届“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奖。吴璇教授为河南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洛阳市音乐家协会理事,长期以来,专注于“石窟音乐图像”的研究,研究成果丰硕。近年来,在《中原文物》、《学术交流》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独著2部,教材3部,主持省部级课题6项,地厅级课题20余项,获地厅级奖励20余项。
学院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优势,近年来,学院承担科教研项目180项,省部级以上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1项,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6项。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0余项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核心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教材16部,地厅级以上获奖160项,引进科研经费200余万。
在基地建设方面,作为第一批洛阳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河洛濒危曲种普及基地”,积极参加洛阳市社科联组织的一系列社科普及活动,以河洛曲种普及基地为依托,大力推广和传播中国传统艺术。基地负责人杨冬梅教授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和专业优势,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1000余场、知识讲座30场,这是学院深入推进示范校建设、重视发挥基地作用、强化服务地方的具体措施。
学院大力支持教师出国进修、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积极鼓励教师发挥学科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服务地方,服务社会。
豫公网安备410311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