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 返回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示范校建设专题网>>他山之石>>正文

北京联合大学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探索实践

更新时间:2019年03月03日 16:06点击次数:字号:T|T

北京联合大学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探索实践

  一所大学,一个学院,一个学科,一个专业,要真正得到良好的发展,都需要认真地面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更需要面对所在的城市和区域。北京联合大学在40年的探索实践中,“融入地方,服务北京”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特色。

  2016年北京高校领导干部会议上,时任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苟仲文要求各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改革发展。提出有的大学“可以面向北京建设和谐宜居之都需求,着眼服务城市一流,建设城市型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顺势而为,在十三五规划中,在原来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基础上,增加“城市型”的新表述新定位,明确提出了要把学校建成北京人民满意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这是学校战略定位的一次新的突破和创新,也是适应北京城市战略定位的变化和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新目标。

   对于如何正确把握“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内涵和路径,如何正确处理城市型、应用型大学与所在城市及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学校党委在韩宪洲书记带领下,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释,在多篇公开发表的文章中进行了论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明确提出:“城市型、应用型大学以为地方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主要立足于所在城市及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其政府部门、行业、产业、企业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以解决所在城市及区域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重要任务,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提供决策咨询、智力支撑、技术攻关等服务”‘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具有明确的城市属性,服务好所在城市既是其根本的使命和价值,也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动力,其大学功能的发挥必须紧紧围绕所在城市这一中心,立足城市、依托城市,瞄准城市、融入城市,贡献城市、发展城市。”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是由北京航空学院一分院、二分院几经变迁融合,在原应用技术学院基础上,于20023月由相关骨干专业组建成立,是致力于培养具有个性化发展和实践创新能力之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的学院。学院坚持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办学特色日益凸显。学院现有工商管理、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5个本科招生专业。

  在学校“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的引领下,学院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学院立足北京、服务首都、辐射全国、拓展国际,重点关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面向首都经济的现代服务产业群落,重点关注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了以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区域经济学等相互支撑、协同创新的学科体系,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愿景。学院在办学中将进一步融入北京城市功能战略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提高学院办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不断提高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紧扣当代各行各业对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坚持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探求管理智慧,开发个人与组织潜能,培育具有独立人格和实践创新能力之管理专才,成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优秀管理学院。


   为此,学院形成了“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国际认证、实践创新、服务社会”一体化的办学路径,秉持“应用导向、特色引领”理念,立足北京、研究北京,构建了开放型科学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从服务对象(产业园区、社区、各功能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服务团队(专业教师、企业家、客座教授),服务内容(重点:科技服务,聚焦:创新管理、智慧管理),成果形式(规划策划、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方案体系、调研报告、平台服务)等方面,搭建了对接“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的,立足北京、服务北京,对接现代产业体系的系统社会服务模式,从而形成了学院落实学校城市型、应用型办学定位的具体实现路径。

科研引领,服务企业

  服务中小企业是学院社会服务的目标,学院以学科专业为支撑,强化应用研究,在广泛地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推动与北京市有关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合作,开展了广泛的社会服务活动。学院主要依托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是学校推荐申报北京市一流学科的唯一学株“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拥有企业管理学、会计学2个二级学术硕士学科授权点,2013年起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院为国家级暨北京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核心单位,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为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为市级示范基地。依托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北京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北京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等政府部门,学院与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北京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纳税人公众服务平台、中国公路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慈文传媒集团、用友集团、凯英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瑞斯福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阳安铁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台湾保险行销集团等单位保持良好合作关系。20136月成立的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固定会员超过60家。依托工商管理一级学科,2008年成立的北京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在企业研究和服务方面做出了大量成果,成为学院服务北京市中小企业的重要平台,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理论研究方面,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如“社会资本、知识管理与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研究,“基于第三方风险动态监控平台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研究’“北京科技型小微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及政策支持体系研究”等;在应用研究方面,承担政府及企业委托课题30余项,如“北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地方立法研究,“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信息化系统需求调研,“北京市知识产权商用化机制及其政策支持研究”等。


     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通过与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合作,研究与应用紧密结合,形成了持续性的服务机制,产生了良好的服务效果。

   自2008年以来,标志性的服务轨迹主要有:2009年北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地方立法研究;2012年北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地方立法研究,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北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20131227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2012-2015年承担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方案(2012-2015)研发;2015年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上线(20155月正式运行);2016年由学院工商管理、金融、会计、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教师,为北京市中小企业公用服务平台开发微课件40;2018年陶秋燕教授《关于优化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管理运营模式的建议》被市领导签批,截止201858日,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北京市中小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互联网服务,服务企业191 010家次。

  适应北京市高精尖经济结构发展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需要,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以及物联网为技术支持的智慧管理应用,学院搭建了智慧服务和创新服务实践支持系统。在学院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充分融合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并举的功能定位,建设了“创新思维实验室”“创意工坊’“智慧金融实验室’‘移动商务实验室”“大数据分析实验室’“案例分析实验室”等技术先进、门类齐全、智创融合的智慧管理技术支持系统,为学院学者参与区域服务、开展智慧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提升了在智慧管理方面的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何勤教授主持的2017年度朝阳区协同创新项目就是智慧管理应用的典型,项目为“智能机器人产业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朝阳区乃至北京市设计搭建“政策+服务+人才+资本”四位一体的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学院承担的朝阳区科委的“党政群共商共治社区治理模式推广”项目,是基于智慧管理社区管理模式的推广和应用项目,也是将智慧管理应用到社区治理的典型。

  在服务企业的进程中,学院逐步形成了一种机制,将具体的应用型研究成果及时地转化成了决策建议,受到了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采纳,逐步形成了智库服务的机制,不断提升着学院服务地方的方式和影响力。陶秋燕教授多项意见建议被北京市经信委等有关部门采纳,鲍新中教授的《中关村科技园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状况调研分析报告》等成果被海淀区知识产权局等多家单位采纳,张峰教授的《北京同业产业化发展的互联网融资模式研究》等成果被北京市金融局等有关部门采纳,何勤、李新娥、王晓芳、盛晓娟等关于《改善营商环境,推动朝阳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等成果被朝阳区科委采纳。诸如此类的智库支持服务,己经在学院形成一种服务模式,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会更进一步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形成更加有影响力的智库服务成果。


深入社区,服务基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城乡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明确要求“实现党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全面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促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42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指出:要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和谐宜居,首先要社区和谐。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学院深入社区,服务基层,就是践行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用切实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行动为和谐宜居之都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尝试。

  把社区治理研究基地建在社区。为了真正地走进社区,研究社区,服务社区,就需要建立切实的研究和服务机制,为此,学院与朝阳区麦子店街道办事处合作,在麦子店街道办事处成立了“麦子店社区治理研究基地”。该研究基地践行北京联合大学“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把管理科学、法学、社会学等引入社区治理,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的“社区实验室”,把“社区”作为长期田野调查和实证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样本”和“田野”,深入挖掘、呈现及推广“麦子店社区”的社区治理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社区治理体系,以此为引领,为服务北京基层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样本。学院提出了完整的“社区治理生态体系理论”,明确社区治理必须基于对社区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治理,该系统包括社区绿化美化系统、社区微交通系统、社区生活商务服务系统、社区公益公共服务系统、社区民生教育系统、社区文体体闲系统、社区议事决策系统、社区安全保障系统、社区节能环保系统、社区幸福感受系统、社区智慧管理系统等。上述子系统一定要相互契合,和谐有序运行,形成有效的社区生态有机体。


   麦子店社区党政群共商共治治理模式,被评为全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成果,己经在朝阳区所有街道推广实施。学院在社区服务方面,以麦子店社区治理研究基地为依托,进一步拓展了社区楼门文化建设项目和社区立体四合院文化打造项目。深化楼门文化建设、推进“家楼共治”“家社共育”,使共商共治进一步下沉延伸,促使每个家庭参与进楼院议事的过程中,形成区一街道一社区一楼院一家庭5级治理的链条。结合楼门文化建设,启动以“家风、家教、家史”为代表的家庭文化建设,倡导优良家风、宣传成功家教、撰写文明家史,推进社区教育进楼院、进家庭,运用楼院自治的平台传递正能量的楼门文化、家庭文化,推动形成爱国爱党、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和美麦家”新风尚。在楼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学院组织文化学者、民乐专家等走进社区,宣传中华传统美德、提升社区居民自身素质、建设良好家风、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探索创新了高校专家参与社区治理的新模式。

目前,学院各个项目团队,广泛深入朝阳、海淀、丰台、房山、延庆等多个社区,开展了社区治理、文化挖掘、社区养老、旅游开发、乡村扶贫、社区文化营造等各种社区服务项目,如“朝阳区麦子店党政群共商共沼,‘房山区青龙湖镇扶贫项目”“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文化挖掘n“朝阳区常营‘时间银行’社区养老’‘延庆区千家店镇文化旅游开发’“丰台区花乡樊家村治理提升”等等。学院专家团队的社区治理服务,也延伸到了雄安新区容城县谷丰印象社区、容城县新容花园社区等社区建设。学院还承担了北京市委社会工委、朝阳区科委等多个部门多项社区治理决策咨询项目和协同创新项目,2018年受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委托,完成了“北京‘幸福家园’社区治理指标体系研究”,近期又承接了朝阳区科委社会发展项目“朝阳社区微自治体系研究”。

学院扎根北京,深入社区,服务基层,为建设和谐宜居之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人民日报(民生周孙 ))《北京日士卧《北京晨报》《中国社区报》、北京电视台、《朝阳报》、千龙网等多家媒体对学院社区治理研究和服务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报道。

“学以致用”是北京联合大学的校训,“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北京人民满意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是学校的办学定位和追求。作为学院,尊崇校训,学以致用,遵循学校定位,根据学校党委“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理论指引,不断深入北京,融入区域,切实研究城市发展、运行、管理、生活等各方面的真问题,真正深入调研,做出有效、有用的成果,服务北京,服务区域,与社区社会经济发展密切互动,这是我们长期坚持和不断深化的必由之路。

(编辑:)